方歌:您好!
我对您主持的《真爱人间》栏目很感兴趣,读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读过的东西和道理。生活当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,排解不开,心情也就忧郁,希望能够从您那里得到指点和启发,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。
我是一个相信自我修养的完美主义者,对己和对人过高的要求使我很痛苦。工作生活中经常会犯错误,最难逾越的是自己这道关口,反复遭受来自心灵的谴责,认为不能原谅,久久难以释怀。这种心态是否必要?我该如何解脱出来?
不知觉中会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,结果往往是对周围失望,进而使自己变得十分孤傲。镜报上期头版刊登了一位KIWI老人帮助华人的事迹,我为老人感动,也为那么多不自觉的人利用老人的善良而耻辱。可是我并不能够改变什么。为这些事情烦心是不是自寻烦恼?
或许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太执着,每天都怀着无限的心事回到住所,夜里也难得休息好。时间久了,很害怕面对第二天清晨的到来,工作变成了不得不承受的负担。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能力不够,而是太过要求完美,这样过真的很累,可是我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困扰。
希望您能体会我的心理,以您的阅历和对生活的理解开导我一下.谢谢您!
思 济
2005.11.7.
亲爱的朋友思 济:
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,我而且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。,首先,我想说的是,非常欣赏你的坦诚,也非常谢谢对我的信任,要知道,当跌入某种情绪不能自拔的时候,及时寻求帮助,是现代人疏解精神困扰的明智之举,起码可以避免进入更深忧郁的危机。我非常能体会且同情你此时纷乱的心情,算不得开导,让我们就在这儿聊聊吧。
在信中谈到了你最近的一些心理状态,使得你感到非常不安,以至于影响休息,希望得到调整和缓解的帮助。不知道我读到你信的感觉是否正确:我好象觉得你活在一个无形的压力中,极力的挣扎也无济于事,每天的生活是被已疲惫不堪的心力、体力硬撑着,心苦和辛苦的杂乱交织,使你感到精疲力尽。是这样吗?亲爱的朋友思 济:盼望你没有把自己的现状想得太严重,你知道吗?其实在千千万万个现代人中,你还是一个勇敢者:你有敢于剖析自己并把他拿出来亮相的勇气。而有许多的人是意识到,但不想说;有的是不敢说;有的不知道怎么说;有的不知找谁说;还有的竟毫无察觉,不知道这是个可以改善的问题,以为这就是生活。这些问题的存在,不是不能生活,而是妨碍到你生活的品质。就像你所希望的:生活中应该充满的阳光和快乐,会因此像被一片阴云遮盖而失去了。如今你能意识到要改变,大胆寻求帮助,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。我们不要用一大堆理论,来解释、破解压力,让我们化一点时间来找出你压力的来源,好吗?
就像你所认识的你自己:“我是一个相信自我修养的完美主义者,对己和对人过高的要求使我很痛苦。”所以我觉得,追求完美反成了你的压力,好象有来自良心的谴责、有对别人的失望、痛心,也有因要负工作上的重任。是不是这样呢?
我们可以先来探讨对“完美主义者”的认识吗? 完美--是一个十分令人向往的字眼,意思是全然的美丽或美好,毫无瑕疵。当人们对“完美”的追求成为理想化的时候,使它上升成为了“主义”,就是“完美主义”;不知你有否听过有一个哲学神学家名字叫唐崇荣的?他说过一句很值得回味的话,他说:所谓实现‘理想’,是以理想的人为基础的。一个不理想之人的‘理想’,会是‘理想’的吗?因为一个不理想之人的‘理想’,是不能够建立在一个理想的根基之上,除非让他这个人先去成为理想之人。同样,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寻找完美,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。而“完美主义”“者”,也就是“完美主义”人,也许注定要是心路旅途中孤独的“苦行僧”了。因为完美主义者把‘完美’的观念,建立在一个不完美的根基上。完美主义者认为:自我修养,洁身自好,独善其身,可以达到想象中完美的境界。他是从根本上忽略人在背离上帝之后,原来神创造人时,应有的荣耀已经缺损,人性的脆弱、缺陷随处可见,人是靠自己是不可能完美的。当完美主义者历经千辛,修身养心仍不能成就其理想中的完美,尤其看到自己都有错误,且展露在众目睽睽之下,那一种的挫折,内疚,自责,真是痛苦难当。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过份要求,肯定也是不自觉地将这些标准,投射到别人的身上,处处不顺眼,看别人的缺点永远比优点多,若能与上下级,左右同事家人和睦相处可谓大幸 ;但要真正享受这些人际关系,就不那么容易。许多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,在性格上,都会有孤独又自傲的特征。他们对于完美的刻意追求,又愤世嫉俗,使得他们与这个不尽完美的世界,日渐疏隔,人际关系,也大都是若即若离。所以,当知道因为走进了对人性认识的误区,而在人格塑造方面就产生许多盲点,如何从里面走出来呢?我想,必须重新组合对人性的基本认识,才能公正地看别人,看自己,心平气和地看工作,看环境。
首先我们要认识:被造的人都是软弱的.他的生存,受到大自然、疾病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,他必须服从生老病死这条古老的生命律。一个心脏科医生,也许有能力叫他自己的心脏延长跳动,但没有权柄叫他的心脏永远跳动,心脏在他认为跳完应该是最后的一跳后,就永远安息了。这是一条没有人能改变的律。由于人是软弱的,又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,所以人的本身既不可能绝对独立,也不可能是完全的。人需要学习,需要接受教导,需要长进,需要在生活的磨练中,人际关系的互动中,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过程中,行完自己一生的路程。要成为一个有完整人格、理想的人,该注意的方面很多,我们可以这样学习:
1) 宽待自己。
也许你会说,“我们从来就是要严于律己的,”没错,记得:我们说话永远不要忘记对象。就像对一些吃得慢的人说:“快吃!”对一些吃得太快的人说什么呢?肯定不需要说同样的话。宽待自己,不是放纵自己,而是以常理对待自己,持守严谨而不苛刻。正确看待自己,不要把优点绝对化,使得自己没有了成长的空间,记得比你优秀的大有人在;就像我们已经知道人不可能是完全的,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迈向成熟的过程,所以当错误、缺点被自己察觉、被人们发现时,不必觉得天要塌下来,要有客观冷静的态度敢于承担后果并来检查问题的所在,以宽宏的心来接纳自己的软弱和失败,存温柔慈悲的心去拥抱自己受伤的心灵,勇敢地面对明天.而不是无休止的鞭笞折磨他.要深深地感谢上帝,因为是他给你明天,使你可以有继续成长的机会;千万不要圣化自己,可以追求完美,别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脆弱,不完美且有可能犯错误的人。
2) 是宽待别人。
当一个人有能力宽待自己的时候,大多数也学会宽待别人。当一个人能以宽待人的,也是在宽待自己.中国文化是说:己所不悦勿施于人。圣经的原则说:你要人怎样待你,你就怎样待人。两则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尽量接纳别人成长的范围和速度,尊重别人的选择,千万不要将自己认为好的强迫别人接受。宽待别人不是和稀泥,接受与认同,是不同层面的认识,不能混为一谈。对此,在认识上要很清晰,在表达上要很智慧,要给别人有成长的空间。尽可能不要运用负面思维,会造成许多的困难与误会,倒是可以学习运用正面沟通的技巧,来加强人际关系网络。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,尤其落入难处中的人,一个微笑,一张卡片,也许使人终生不能忘记你。
3) 对待工作。
羡慕你找到一个喜欢又能展现你才能的工作,知道你也很珍惜这个岗位。只是工作量的问题使你感到困扰。我觉得一个比喻不知能否帮到你,这是我的主课老师说的:许多复杂的事要处理,怎么办呢?就像老猫叼小猫,咬紧了不行,会死掉;咬松了也不行,掉下去带不走。意思是:太认真,会紧张到崩溃;太松弛,会耽误任务的完成。要正正好好地恰如其分地使用你的资源,才是上策。我这样想:好的心态加上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,是非常重要的。宽待不是怠慢,是持守严谨,不是苛刻自己。尽量避免设立力不能及的目标,紧张的工作,是极具挑战性,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,及健康指标。周末尽量抽空去海边,郊外走走,放松自己,平时注意心理调节,减轻压力,试试这样会不会好一点?
思 济朋友: 我盼望你能早日摆脱心中的不快与烦恼,宽待自己,也宽待别人,有健康的心灵和身体, 活出你生命的色彩,每一天有喜乐有感恩.最后有一节曾经给予我许多帮助和启迪的圣经,想和你一起分享.在圣经新约罗马书12章3节b:”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,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,看得合乎中道.”我期待从你而来的好消息.谢谢你和我分享的一切.
愿你的生活重新充满阳光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